close

肆、驍勇善戰但叛降不定的南祖系

 

       「南祖」系是薛氏家族當中發展僅次於「西祖」的房系。「南祖」的發展不同於西祖系,而且其尚武氣息更勝西祖。「南祖」的主要領導人是薛安都,他對胡人政權採取叛降不定的策略,但卻能從中取得政治利益。首先是和西祖系一樣投降北魏,但後來起兵叛魏,投降劉宋;之後再叛劉宋,回歸北魏。以下將介紹薛安都及其族人並探討「南祖」與北魏的關係(南祖系世系表請參 表2)。

  1. 叛降不定的薛安都與薛道淵

           《南史》,卷四十〈薛安都傳〉記載:

    薛安都,河東汾陰人也。世為強族,族姓有三千家,父廣為宗豪。宋武帝定關、河,以為上黨太守。[1]

    從上文得知薛安都家族世為強族,而且人多勢眾。其父薛廣在劉裕入關中時投降東晉,並擔任官職,與西祖系的薛辯一樣。其次,《魏書》,卷六十一〈薛安都傳〉亦云:

    安都少驍勇,善騎射,頗結輕俠,諸兄患之。安都乃求以一身

    分出,不取片資,兄許之,居於別。遠近交遊者爭有送遺,馬

    牛衣服什物充牣其庭。[2]

    安都驍勇善戰,人緣極廣,所以日後成為「南祖」系的領導者。

            薛安都的發跡,與薛辯有點不同。薛辯是率全族投降北魏,安都則是直接靠戰功得到北魏的官職,如《宋書》,卷八十八〈薛安都傳〉云:

    安都……索虜使助秦州刺史北賀汨擊反胡白龍子,滅之,由是為偽雍、秦二州都統,州各有刺史,都總統其事。[3]

           可是他在北魏的官職並不長久,因為過沒多久他就叛魏倒戈了。至於他叛魏的原因,《宋書》與《北史》、《魏書》有不同的說法,如《宋書》,卷八十八〈薛安都傳〉記載:

         安都與宗人薛永宗起義,永宗營汾曲,安都襲得弘農。會北地

         人蓋吳起兵,遂連衡相應。燾(北魏太武帝)自率眾擊永宗,

         滅其族,進擊蓋吳。安都料眾寡不敵,率壯士辛靈度等,棄弘

         農歸國。[4]

    但是《北史》,卷三十九〈薛安都傳〉卻云:「真君五年,(安都)與東雍州刺史沮渠康謀逆,真君五年與東雍州刺史沮渠康謀逆 魏書卷四下世祖紀太平真君五年七月條及魏書卷九九沮渠蒙遜傳作沮渠秉。這裏作「康」是北史避唐諱改。本書卷九三沮渠氏傳作「季義」,則是改稱其字。參卷三二崔鑒傳事發奔宋。[5]沮渠康是北涼盧水胡的皇族後裔,他想要復國,所以在太武帝太平真君五年(444)舉兵叛魏,安都則與其相通造反。到底薛安都是同薛永宗叛魏?還是同沮渠康呢?《南史》,卷四十〈薛安都傳〉的記載可以幫助釐清這個問題:「(安都)元嘉二十一年來奔,求北還,構扇河、陝。文帝許之。孝武鎮襄陽,板為北弘農太守。魏軍漸強,安都乃歸襄陽。[6]元嘉二十一年是西元444年,正好就是北魏太平真君五年,所以證明了薛安都於此年叛魏投宋。是年,安都被封為北弘農太守。薛永宗與蓋吳的造反是在隔年(445),此時安都正好在弘農,所以《宋書》才誤記安都隨永宗「襲得弘農」。因此證明了《北史》與《魏書》對安都造反的記載是正確的。至於安都為何隨沮渠康造反,可能與同年(444)西祖的薛謹遭處斬有關。[7]

            薛安都投奔劉宋後,仍以戰功著稱。《宋書》,卷八十八〈薛安都傳〉如此記載:

         (元嘉)二十七年,隨王誕版安都為建武將軍,隨柳元景向關、

    陝,率步騎居前,所向克捷,事在元景傳。軍還,誕版為後軍

    行參軍。二十九年,除始興王濬征北行參軍,加建武將。[8]

    宋文帝元嘉二十七年(450),北魏太武帝揮軍南侵。劉宋出動大軍迎擊,但主力被魏軍擊敗。另一支由柳元景率領人數很少的宋軍,從盧氏(河南盧氏縣)出擊,結合當地的武裝勢力,形成強大的力量,連克弘農、陜縣,進軍潼關,勢如破竹,魏軍死亡數萬餘人。[9]薛安都從柳元景出擊,驍勇善戰,是軍隊中的猛將。《宋書》,卷七十七〈柳元景傳〉記載了薛安都的勇猛:

         安都瞋目橫矛,單騎突陣,四向奮擊,左右皆辟易不能當,殺傷不可勝

         數,於是軍並鼓噪俱前,士皆殊死戰。虜初縱突騎,眾軍患之,安都怒甚,

         乃脫兜鍪,解所帶鎧,唯著絳納兩當衫,馬亦去具裝,馳奔以入賊陣,猛

         氣咆,所向無前,當其鋒者,無不應刃而倒。賊忿之,夾射不能中,如

         是者數四,每一入,眾無不披靡。[10]

    可見,薛安都在戰場上是一名勇將,「殺傷不可勝數」,且士兵也跟隨他的腳步,奮不顧身,做殊死戰,故而能所向披靡,戰無不克。

            後來,劉宋皇室發生骨肉相殘的慘劇,先是太子劉邵殺死宋文帝自立,後來文帝三子劉駿再殺邵自立,為宋孝武帝。孝武帝想將其叔父劉義宣調離荊州,結果引來義宣造反,南豫州刺史魯爽跟著響應。孝建元年(454),孝武帝派遣大將沈慶之討伐魯爽。薛安都為柳慶之帳下大將。《宋書》,卷八十八〈薛安都傳〉生動的記載安都如何迎戰魯爽:

    (魯)爽軍食少,引退,慶之使安都率輕騎追之,四月丙戌,

    及爽於小峴,爽自與腹心壯騎斷後。譚金先薄之,不能入,安

    都望見爽,便躍馬大呼,直往刺之,應手而倒,左右范雙斬爽

    首。爽累世梟猛,生習戰陳,咸云萬人敵,安都單騎直入,斬

    之而反,時人皆云關羽之斬顏良,不是過也。[11]

    薛安都再次立下戰功,還贏得了「關羽之斬顏良」的佳話。此次的立功,安都進爵為侯,得到豐厚的獎賞。劉義宣的造反不久也被平定。義宣及其眾子皆為孝武帝所殺。

           劉宋骨肉相殘的悲劇持續進行,連大臣名將也被牽連,誅殺殆盡。宋明帝泰始二年(466),薛安都加入了劉子勛一派。但劉子勛卻叛變且被明帝平定。薛安都馬上表明願意歸順,但待明帝派遣重軍去彭城迎接他,安都心生懷疑,遂使其子薛道次作為人質,並向北魏求援。北魏獻文帝遂派鎮東大將軍尉元到彭城迎接安都。時隔二十二年,薛安都再次歸回北魏。

            薛安都歸魏後,被北魏封為鎮南大將軍、徐州刺史,並賜爵河東公,對於一個曾經反叛的人來說,北魏給的賞賜大得令人匪夷所思。歸回後的薛安都一點都不安分,在尉元進入彭城後,居然還想反叛尉元。《北史》,卷三十九〈薛安都傳〉云:

         尉)元等既入彭城,安都中悔,謀圖元等。元知之,遂不果發。

         安都因重貨元等,委罪於女壻裴祖隆。元乃殺祖隆而隱安都

         謀。[12]

    尉元故意不揭發安都的陰謀,還接受其賄賂,委罪給安都的女婿裴祖隆,並將之殺害。筆者以為尉元認為安都是個人才,而且有很多南朝將領都隨安都北歸,如果揭發他的反叛行為,恐怕會為北魏招來麻煩,所以才故意隱匿其罪。薛安都以彭城獻北魏,導致劉宋帝國大塊的國土喪失。魏軍在彭城迎接安都後,便有一支由西河公拓拔石領導的部隊前去支援懸瓠城(河南汝南縣)。次年(467),魏軍南下,將劉宋淮北的青、冀、徐、兗四州和豫州的淮西之地盡都奪去,報了上次太武帝南侵失敗的仇。無怪乎北魏大大賞賜薛安都了。

            安都於北魏獻文帝皇興二年(468)到平城,受到相當的禮遇,其子姪也受大禮,如《北史》,卷三十九〈薛安都傳〉記載:「子姪羣從並處上客,皆封侯,至於門生,無不收。[13]隔年,皇興三年(469),薛安都過世,加封泰州刺史、河東王。薛安都雖然率族歸魏,可是其子薛道淵隨後又投奔南朝,如《南齊書》,卷三十〈薛淵傳〉記載:

    薛淵,河東汾陰人也。宋徐州刺史安都從子。本名道淵,避太祖偏諱改。安都以彭城降虜,親族皆入北。太祖(齊高帝)鎮淮陰,淵遁來南,委身自結。[14]

    之後成為齊高帝的蕭道成鎮守淮陰,剛投奔北魏的薛道淵馬上投靠他,成為其部將,並一同征討,隨後也效力於南齊。

            薛安都的子孫受其庇廕,得到累世的官爵,可是都偏向於武職與地方官。如安都的兒子薛道標襲其父河東公的爵位,又擔任鎮南將軍、平州刺史;道標子薛達也襲爵,可是降為侯,出任漢陽太守。



[1]李延壽,《新校本南史》,(台北:鼎文書局,1979年),頁1021

[2]魏收,《新校本魏書》,頁1353

[3]沈約,《新校本宋書》,(台北:鼎文書局,1975年),2215

[4]同註63

[5]李延壽,《新校本北史》,1411

[6]同註61

[7]劉淑芬,〈北魏時期的蜀薛〉,黄寬重、劉增貴主編 ,《家族與社會》,頁269

[8]沈約,《新校本宋書》2216

[9]王仲犖,《魏晉南北朝史》,頁389

[10]沈約,《新校本宋書》1984

[11]沈約,《新校本宋書》2217

[12]李延壽,《新校本北史》,1411-1412

[13]李延壽,《新校本北史》,1412

[14]蕭子顯,《新校本南齊書》,(台北:鼎文書局,1978年),553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an1986112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