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ntf_01_cs1w1_905x1280       
      河森正治的《愚者信長》利用聖女貞德與織田信長當主角,我覺得別有用意。這兩人在歷史上都是悲劇英雄人物,雖說他們的結局讓人遺憾,但他們卻完全改變他們的國家。

      聖女貞德在歷史上只短短出現兩年(1429-1431),當時是英法百年戰爭後期,英軍佔領了法國北部的國土,連首都巴黎都在英國之手,法軍潰不成軍,士氣低落。但這時卻有一個自稱聽到上帝聲音的農家少女,宣稱上帝要她來拯救法國,這名少女徹底扭轉了法軍的士氣!

      她就是貞德。據說貞德可能長得並不怎麼樣,而且是個文盲,但她激勵人心的言論,以及捨身奉「上帝之名」挺身拯救法國的行動,大大的鼓勵了法國軍心,更重要的是,她真的帶來了不可思議的勝利。

      收復法國大城奧爾良、迎接法國太子登基為王,讓法國從恐懼英軍的一盤散沙變成勇猛自信的雄獅軍隊,在在表示了上帝利用貞德帶領法國迎向勝利!

      於是貞德成為英軍的眼中釘,英軍誓言要殺掉這個「魔女」!

      英軍的同盟勃艮地人趁一場戰役俘虜了貞德,把貞德送給英國。貞德就被英方以魔女的身份在盧昂燒死!貞德壯志未酬身先死。

      貞德雖無法看到她的國家被解放,但她迎接登基的法國國王以及被她激勵的法國軍民,在她死後數十年後終於將英國擊敗,贏得百年戰爭(1453)!

     才短短兩年,一個文盲少女翻轉一個國家的命運,這難道不是個奇蹟嗎?

     織田信長同樣是壯志未成的悲劇英雄。

      結束戰國時代,統一日本的人,真要講應該是織田信長,而不是德川家康。豐臣秀吉與德川家康過去都是織田信長的部下,他們是在信長死後,站在信長過去的根基上,才成為霸主。

      可惜信長快統一天下之際,卻死在親信明智光秀之手。明智光秀於1582年發動「本能寺之變」,將信長困死在本能寺,信長因而無法成就大業(至今仍不知明智光秀為何叛變)。

      豐臣秀吉一得知老大信長被殺,馬上率兵攻殺明智光秀,成為信長的繼承人。

      如果信長沒有死在本能寺,建立幕府的不會是德川家康,而是織田信長。

      所以河森正治用這兩人當主角,應該是想向這樣的悲劇英雄致敬吧!

      若說中國歷史上有沒有這樣的悲劇英雄,我覺得太多了!最著名的就是西楚霸王項羽!當年項羽勢力強過劉邦,韓信、陳平這些為劉邦創下汗馬功勞的人,過去都是項羽的手下。如果項羽好好善用他們,劉邦算哪根蔥啊?項羽注定得天下。

      可惜命運弄人,項羽最終自刎於烏江邊,一代霸王成河邊枯骨,令人惋惜。

      權力鬥爭中,絕對是成者王、敗者寇,不管項羽過去多麼風光,他終究失敗了,歷史也將是勝利者來寫,他注定被寫臭!

      但中國人卻有不可思議的憐憫心,紀念這個失敗的霸主。

      司馬遷把項羽寫進帝王規格的「本紀」裡,證明在司馬遷眼裡,項羽是「真正」的帝王!而中國各地還有紀念項羽的寺廟,說明了後代子孫沒有忘記這位曠世英雄。中國人以這種方式,同情、憐憫、懷念這位失敗的霸主,令人感到不可思議!

      其他當然還有很多這類英雄,例如關羽、劉備等等,其中我覺得更符合的,就屬苻堅了!

      苻堅已經統一中國華北,只剩江南的東晉沒被征服。他傾全國之師大舉攻晉,卻在淝水慘敗!敗後國家迅速分裂,他的大帝國被他過去的敵人支解,最終還死在一直信任的手下之手,下場悲涼,不勝唏噓.....

      怎麼河森沒有把中國的英雄人物也寫進來?日本人不是超愛三國無雙嗎?反正都是歷史大亂鬥,把三國人物加進來不是更有趣~~??

      我們華人有這麼多悲劇英雄,乾脆也來個「愚者項羽」,豈不快哉!
 
3446379614846693922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pan19861129 的頭像
    pan19861129

    駕駕Mr.潘 發牢騷天地

    pan1986112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